你知道吗?
战时城市人口疏散分很多种
不是每次疏散都要
立即躲到人防工程中去
今天就带大家了解
三种城市人口疏散以及
面对不同的疏散我们应如何行动
当处于临战状态下,人防部门需有序组织城市人口疏散,有计划地将人员和重要设施撤离到安全地域做到“以藏求存”“以散求存”。
1
早期疏散
疏散对象: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、幼人员及暂住、流动人员,暂住、流动人员原则上须回到原籍。早期疏散对象应尽量往远端疏散,以确保安全。
时间:在一周内完成。
目的:保护国家财产和居民的生命安全,同时把战时没有应急生产任务的居民疏散到相应安全的地域,以减少城市的生活负担。
2
临战疏散
★临战疏散居民应立即进入临战状态,一切防空行动要听指挥。
★全家疏散的情况下,临行前要对住宅安全进行检查,排除水、电、燃气危险,处理宠物、牲畜,疏散后的联系方法及有关事宜应告知社区留守人员。
★有战时生产任务的居民,应立即参加生产设施搬迁。
★居民得知在疏散地域要自建庇护所时,要注意自带雨衣、雨布、塑料布、绳索、轻型帐篷、固定器材等工具。
★根据灾害种类、地形条件、建材来源、生活依托及防空防灾的不同要求,庇护所应逐步建设和加固。
3
紧急疏散
★在紧急疏散中,寺庙、教堂、医院、幼儿园、学校、农场、公园、普通平房居民区等相对安全。
★煤气站、贮油罐及危险品仓库以外的地方相对安全。
★人防工程和疏散地域内相对安全。
★动作要麻利,时间越短越好,因为警报声和炸弹落地的时间间隔很短。